在工程项目管理中,工程造价的精准控制与优化提升一直是行业痛点。不少项目常因前期估算不足、中期管控松散或后期结算争议,导致实际成本远超预期,甚至影响项目整体收益。宜春优路教育将结合15年工程管理实战经验,从决策阶段、设计阶段、施工阶段、结算阶段四个核心环节,拆解12个可直接落地的造价提升策略,帮你系统性解决“造价失控”难题。
宜春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决策阶段:源头把控,避免“先天不足”
很多人以为造价管理是施工后的事,其实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影响度高达70%-90%。这就像盖房子打地基,基础没做好,后面再怎么补救都是事倍功半。
1. 可行性研究要“抠细节”
某市政道路项目曾因可行性研究时忽略了地下管线迁改成本,导致后期额外增加2000万支出。建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,重点核查:
地质勘察报告:别迷信“附近项目数据”,不同地块的土壤承载力、地下水位差异可能让基础造价差30%;
政策风险:比如环保新规要求增加的绿化面积、噪声防护设施,这些隐性成本往往被忽略;
市场波动预留金:对钢材、混凝土等主材价格,按近3年波动幅度的1.5倍设置备用金。
2. 投资估算拒绝“拍脑袋”
见过太多项目用“单位面积造价×规模”的简单公式做估算,结果偏差超50%。正确做法是:
分项清单估算法:把项目拆分成“建筑工程+安装工程+设备购置+其他费用”,每个分项再细分到具体子目,比如“墙面工程”要区分外墙保温、饰面材料、基层处理等;
类比修正法:参考3个以上类似项目,重点修正“时间差”(材料人工涨价)和“地域差”(一线城市混凝土比三四线贵80元/方)。
二、设计阶段:优化方案,把钱花在刀刃上
设计阶段是控制造价的“黄金期”,但很多设计院为了赶进度,习惯套用旧图纸,造成大量浪费。记住:好的设计不是越复杂越好,而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成本较低。
1. 推行“限额设计”,给图纸戴上“紧箍咒”
某商业综合体项目要求设计院按“土建单方造价不超过2800元/”设计,经过优化柱网间距(从8米调整为9米,减少15%柱子数量)、简化吊顶造型(局部吊顶替代满吊),较终造价控制在2650元/,节省投资1200万。操作步骤:
业主方先明确各专业造价限额(结构、机电、装饰等);
设计院在出图前进行“造价自审”,超限额部分必须提供替代方案;
引入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,对图纸进行“经济性评审”。
2. 警惕“过度设计”,别为“面子工程”买单
曾遇到一个学校项目,教学楼采用“玻璃幕墙+钢结构”,单方造价高达4500元/,其实换成“真石漆+框架结构”完全能满足使用,且造价降低40%。常见过度设计陷阱:
结构安全系数过高:比如普通办公楼抗震等级按“重点设防类”设计;
材料盲目升级:室内地面用大理石替代水磨石,成本增加3倍;
功能冗余:小区配套建设“恒温泳池”,使用率不足5%却增加维护成本。
三、施工阶段:动态管控,堵住“跑冒滴漏”
施工阶段是造价较容易失控的环节,材料涨价、变更签证、工期延误等问题都会让成本飙升。这时候需要像“管家婆”一样,每天盯着成本台账。
1. 材料管理:从“认质认价”到“损耗控制”
某安置房项目经过材料管控节省成本8%,具体做法:
源头比价:钢筋、水泥等主材至少对比3家供应商,同时核查“运费+税费+到场时间”,避免低价但延期的供应商;
损耗定额:把钢筋损耗率从定额的3%压缩到2%(经过优化下料方案),一个3万项目就能节省200吨钢筋;
现场盘点:每周对砂石、砌块等材料进行称重盘点,杜绝“偷盗”和“超领”。
2. 变更签证:每一分钱都要有“依据”
施工中变更签证是常态,但90%的超支都和“签证不规范”有关。记住三个原则:
先确认后施工:口头变更不算数,必须有甲方、监理、设计三方签字的书面变更单;
量化描述:避免“增加部分工程量”这种模糊表述,要写“增加C30混凝土垫层120,厚度150mm”;
及时确认价格:变更发生后7天内完成造价核算,拖得越久争议越多。
四、结算阶段:有理有据,不让利润“缩水”
结算时的争议往往让项目利润“打水漂”,见过一个项目因为结算资料不全,被审计核减300万。做好结算,关键在“资料”和“沟通”。
1. 结算资料要“滴水不漏”
完整的结算资料应包括:
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(重点标注调价条款);
经审核的竣工图纸(需各方盖章);
隐蔽工程验收记录(附照片或视频);
材料认价单(尤其是甲方指定品牌的材料);
工期延误签证(如果是非施工方原因导致)。
2. 审计沟通:用“数据”代替“争论”
审计核减是正常现象,但要避免“被过度核减”。沟通技巧:
提前准备“争议项清单”,比如定额套用分歧、材料价格认定差异,每条都附上政策文件或市场询价记录;
对核减金额较大的项,邀请审计方到现场核实,比如实际施工的土方运距、墙面抹灰厚度;
保持“专业+耐心”的态度,记住审计的目的是“核实真实成本”,不是“砍价”。
五、全过程协同:让造价管理“无缝衔接”
现在很多项目各阶段“各自为战”:设计不管施工难不难,施工不管结算麻不麻烦。其实,造价控制需要设计、施工、造价、财务等部门“手拉手”合作。比如:
设计阶段邀请施工方参与,避免“图纸好看但施工难、成本高”的问题;
造价人员定期和财务部门对账,确保“已付工程款”和“完成工程量”匹配;
项目结束后召开“造价复盘会”,总结哪些地方可以优化,形成《造价控制手册》。
工程造价管理就像“走钢丝”,既要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,又要控制成本。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,只有脚踏实地的细节管控。记住:每个数据背后都是真金白银,每个环节的优化都能让项目多赚一分钱。
- 详情请进入宜春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ycyoulu.5zix.com/news/139386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宜春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提高工程造价的全部内容。